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新冠疫情會改變風險意識嗎?

凱利:新冠抗疫措施大幅降低了流感發病率。這是否意味著,每年要爲減少流感死亡人數而實施封鎖?

最近這兩週,我住的倫敦東部每天晚上都會燃放煙花。不管美國媒體是怎麼給你宣傳的,這不是爲了慶祝喬•拜登(Joe Biden)贏得大選,而是因爲英國人非常喜歡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燃放煙花。我們不光是要慶祝排燈節(Diwali),還有種異教徒的衝動,要通過「引爆」煙花來慶祝四個世紀前蓋•福克斯(Guy Fawkes)炸燬議會的未遂企圖。

所有這些壯觀的煙火,以及燃放它們所附帶的危險——每年都會有大約2000名英國人在燃放煙花時被燒傷,要去醫院——都讓我思考風險,以及我們在某些時刻容忍甚至擁抱風險,而在其他時刻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風險。另一個更致命的季節性風險是流感,在嚴重的年份,僅在英格蘭就有2.5萬人死於流感病毒。然而今年,世界各地的流感病例都大幅下降,而且很可能會保持極低的發病率,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封鎖。

這是因爲,我們採取的限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習慣——洗手、戴口罩和保持距離——對其他呼吸道病原體也有效。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溫頓風險和證據溝通中心(Winton Centre for Risk and Evidence Communication)主席戴維•施皮格豪特(David Spiegelhalter)說:「我們正在採取的措施足以基本上消除流感。」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一項研究發現,無論是在南半球的冬季還是在美國的夏季,流感活動都大幅下降。

您已閱讀37%(603字),剩餘63%(10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