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

拜登上臺,對中美科技公司意味著什麼?

閆曼:秩序的存在意味著博弈的空間,這一點不僅對美國科技巨擘十分重要,對海外擴張之路被川普攔腰截斷的中國科技公司來講也是如此。

今年9月左右,在美國大選只剩下最後兩個月的時候,一條短影片在社群媒體上開始流傳,影片中顯示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在一個電視採訪中睡著了,甚至還有呼嚕聲,主持人頻頻提醒也喚不醒打瞌睡的拜登,似乎坐實了川普對拜登「sleepy Joe(瞌睡喬)」的嘲諷。這條影片不僅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廣爲傳播,甚至頻頻出現在我的朋友圈裏。

這條影片很快被證實是由兩段影片合成的,跟主持人對話中睡著的是當時已經84歲的歌手哈里•貝拉方特,而拜登疑似睡著的畫面,則剪輯自2016年他與希拉里的一次影片對話。

這只是大選中社群媒體平臺資訊失真環境的一個小插曲。拜登在跟深諳「推特治國」之道的川普角逐過程中深受其害,其團隊也對社群媒體平臺在傳播虛假資訊和極端政治廣告中所扮演的角色頗爲反感,再加上民主黨歷來覺得治理仇恨言論和假訊息是平臺類科技公司應該盡的社會責任,同時對大型科技公司的壟斷保持警惕。

您已閱讀33%(383字),剩餘67%(7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