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腦科學

腦機介面是人類往大腦宇宙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鄒劍宇:大腦就像宇宙,我們探索並連接了可見的一部分,但是未知區域也隨之增加。

伊隆•馬斯克發佈他的第一代腦機介面Neuralink,安裝了Neuralink豬的大腦活動在電子屏直接顯示了出來,引起人類社會的巨大關注,其反響就像人類模擬、控制甚至再造大腦、人造人的第一隻靴子落了地。爲此,作者採訪了國內幾位腦科學和腦機工程專家,談及上述腦科學研究和工程的進程。

腦機介面是怎麼工作的?

張柯:在目前的神經科學的研究中,我們對於腦內思維活動的分析還並不能做到直接讀取到哪個人怎麼想的,他怎麼思考的。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出發,腦內活動的理性理解,大部分是從事件跟神經活動的關聯性出發的,其理解過程很依賴於研究者對關聯形式主觀判斷的準確性。

您已閱讀4%(273字),剩餘96%(72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