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企業

後抖音時代,中國企業還怎麼去掙世界的錢?

劉裘蒂:已捲入科技戰、資訊戰和國家安全戰漩渦的中企,還應該有國際化野心嗎?還有可能去「掙全世界的錢」嗎?

抖音國際版TikTok最近步華為後塵,在美國遭到封殺之後,我不禁想起了我去年的一篇文章標題《從華為到抖音:2020年中國品牌出海的「灰犀牛」》。兩個高科技公司處在不同的領域:華為是戴著「民族驕傲」的ICT(資訊與通訊)基礎設施和智慧終端提供商,而抖音是短影片社群媒體平臺的翹楚,卻先後受到美國圍剿,甚至帶動其他國家反制。

在川普的TikTok禁令發佈之後,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余承東8月7日在2020中國資訊化百強峯會上發表看法,表示TikTok是中國少數有全球化決心的網路公司,其他大部分中國網路公司都躺在中國大市場的安樂窩裏,基本上都是掙中國人自己的錢:

「中國有14億人口,但世界上有70億人口。我們尚未爲14億人口以外的數十億人口賺錢或提供服務,但美國早已業務遍佈全球,70億人民均可是美國賺錢或者提供服務的對象,因此我們和美國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

您已閱讀7%(379字),剩餘93%(51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紐約範兒

劉裘蒂,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耶魯大學文學碩士。中英對照時尚雜誌《約》出版人。曾經是經手數百億美元項目的華爾街名牌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現創立中西文化對話的多媒體平臺「中國正在」。因獨樹一幟的犀利時尚風格,成爲紐約名流圈經常入圍最佳著裝名單的媒體人,併入選爲紐約時尚設計學院美術館成立43年以來第一位亞裔董事。全球化智庫(CCG) 特邀高級研究員,著有《自創光環:品質女人自我養成術》。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