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Lex專欄:倫敦會重煥活力嗎?

倫敦正在承受新冠疫情的重創,它的一些優勢變爲了弱點,但像所有偉大的城市一樣,它擁有自行恢復活力的元素。

倫敦的標誌物正在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接連傾頹。倫敦塔(Tower of London)衛兵紛紛遭到解僱、被譽爲「倫敦矽谷」的TechHub已經倒閉、惹人愛也惹人煩的Cereal Killer Cafe也關門了。甚至連倫敦塔上著名的渡鴉也在逃離,它們懷念往日熙熙攘攘的遊客。

作爲首都,倫敦的經濟產出約佔英國總產出的四分之一,擁有全國大約13%的人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對經濟造成的重創,預計大部分將由倫敦揹負。大倫敦政府(Greater London Authority)預測,今年的總增加值(GVA)——衡量對國內生產毛額(GDP)貢獻的指標——將下降16.8%。

新冠疫情讓倫敦的一些優勢變爲了弱點。以人口密度爲例。正如英國遊說團體「倫敦優先」(London First)的約翰•迪基(John Dickie)所指出的,國際化城市很少有像倫敦這樣人與人緊挨著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科技新創企業老闆需要開車去見投資人;在倫敦,他們走路即可到達。那些想要遊說政客的華爾街銀行家們需要搭乘飛機前往華盛頓;在倫敦,你可以在半小時內從金融城到達英國議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保持社交距離的限制措施使得這個生態系統變得四分五裂。

您已閱讀48%(542字),剩餘52%(5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