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國大選

川普敗選不等同於威權受挫

加內什:有觀點認爲,若川普在11月敗選,將標誌着美國人對威權的拒絕。這是一種誤讀。

以動詞開頭的三個單詞的口號是民粹主義的貨幣。2016年,「奪回控制權」(Take back control)和「建造那堵牆」(Build that wall)的口號,幫了英美民粹主義運動的大忙。就任之後,領導人的話變多了——他們身邊的那些親信,那些耐心的聽衆,助長了壞習慣——但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近來人氣最高的Twitter貼文之一重拾這種格式。美國總統高呼「開放學校!」(OPEN THE SCHOOLS!!!)的貼文在24小時內被轉發了40萬次。

你會注意到,這種情緒是威權的反面。但他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的第一反應也是如此:在採取封鎖措施,在鼓勵甚至尊重戴口罩的問題上行動遲緩。白宮在財政救濟方面的立場也是如此。川普的經濟顧問賴瑞•庫德洛(Larry Kudlow)擔心增強型聯邦失業救濟「鼓勵不工作」。無論這一言論反映出什麼精神,它都不像是高壓的家長式作風。

甚至早在川普當選之前,自由派人士就把他首先解讀爲一個威權主義者。安妮•阿佩爾鮑姆(Anne Applebaum)在她的新書《民主的黃昏》(Twilight of Democracy)中,把川普與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托(Viktor Orban)相提並論;她不是唯一這麼做的人。

您已閱讀31%(556字),剩餘69%(12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