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政策制定者和專家們一直在想,在下一次重大的全球市場衝擊中,金融領域的各個「齒輪」會發生什麼。
現在,他們有一個測試案例可以剖析:3月份發生的大範圍的市場事件,當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擴散,各經濟體開始實施封鎖。儘管現在對銀行和金融的整體韌性做出明確判斷還爲時過早——因爲新冠疫情的全部影響仍不清楚——但微觀方面有一些奇怪的教訓正在出現,值得人們展開更多的辯論。
以固定收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爲例,這是一種旨在追蹤基礎公司債券指數的金融工具。回首2008年,當擔憂的對象主要是企業信用違約時,監管者和投資者往往把關注重點放在銀行上。這是因爲大型投資銀行持有大量公司債券,並在這一領域充當做市商。
您已閱讀18%(337字),剩餘82%(14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