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並不是特別好的投資。它不產生利息,也不支付股息:只有在未來其他投資者對這種有光澤的金屬給出比現在更高的估值的情況下,其所有者才能獲得回報。就一種「避險」資產(投資者可以用來在危機時期儲存資本)來說,它頗具投機性:除了某些利基工業用途外,黃金的大部分永久需求來自珠寶。金價在本週上漲至接近每盎司2000美元的創紀錄高位,與其說是因爲黃金具有任何內在優點,不如說反映了一個事實:其他許多選擇的吸引力甚至更低。
許多傳統的「安全資產」(例如政府債券)也類似地具有零收益率,甚至由於通膨和負利率而逐漸失去其價值。就像黃金的情況一樣,在美國國債上獲得回報,取決於推測這些債券的價格會繼續上漲。鑑於美國的利率已經幾乎爲零,同時沒什麼跡象表明美聯準(Federal Reserve)打算將其進一步降至負數區間,因此很多人不認爲美國國債是一個好選擇。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投資者認爲,不那麼易受通膨影響的黃金更具吸引力。
此輪金價上漲還表明存在擔憂:黃金爲投資者提供的主要功能是作爲美元的替代品。經整體通膨調整後,這種金屬的價格以前只有兩次高於當前水準:一次是在2011年,當時美國國會圍繞美國政府舉債上限的僵持以及歐元區解體的可能性推高了需求;另一次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伊朗出現新的伊斯蘭革命政權,加劇了這樣一種擔憂,即在一定程度上由油價驅動的70年代的通膨,會侵蝕美元的價值。當下金價再度上漲,反映出人們擔憂投資於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安全性。
您已閱讀53%(612字),剩餘47%(5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