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新型冠狀病毒

英國過早解封是一場豪賭

沃爾夫:疫情可能暴露出自吹自擂與現實的差距,令人對當局的幻想破滅。英國政府在抗疫過程中失誤不斷,我擔心解封的決定也會被證明如此。

大流行病就像一場戰爭,不僅僅是因爲有人會死亡,或是因爲它影響一切。大流行病可能讓人們對當局的勝任能力幻想破滅。未能控制住疫情會暴露出自吹自擂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的情況就是如此。英國遭遇了一場特別嚴重的流行病。我擔心,重啓經濟的決定也會被證明如此。

英國官方的每百萬人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比利時,超過義大利和西班牙,儘管英國的疫情爆發較晚。儘管英國的檢測能力已有所提高,但每個確診病例的檢測次數遠遠落後於紐西蘭、澳洲、臺灣、南韓、德國和義大利。

高死亡率的一個解釋是回應遲緩:實行封鎖時的感染率越高,死亡率就越高。然而,除了回應遲緩,還有更多的原因。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的馬丁•麥基(Martin McKee)和其他人合寫的一篇文章,指出了更多失誤:獲得下放權力的構成國政府與地方當局之間缺乏協調;未能採購必要的商品和服務;政府、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以及地方公共衛生部門之間協調不力;以及與歐洲鄰國的協調混亂。

您已閱讀32%(524字),剩餘68%(11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