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過後的紐約會是什麼樣子

新冠疫情把人口密度和服務業發達等城市特點變成脆弱性。紐約會因爲疫情而推進改革,還是倒退回上世紀70年代的陰暗時期?

一年多前,這場現代疫情尚未爆發,曼哈頓哈德遜廣場(Hudson Yards)舉辦了一場猶如凡爾賽宮般豪華的開業派對,派對上有大量的香檳、牡蠣、頂級廚師、時髦人士,以及一座一流城市的其他元素。

但最近一個下午,哈德遜廣場變成了一座鬼城。100萬平方英尺的購物商場已關閉,主要租戶尼曼百貨公司(Neiman Marcus)將很快宣佈破產。貌似公共藝術雕塑的地標性建築物Vessel——曾被一位評論家比作一個巨型烤串,通常擠滿了遊客——空空如也,只有一名保安在底層巡邏。

唯一的人流是源源不斷的軍人,他們在附近的賈維茨會議中心(Javits Center)趕建的方艙醫院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此刻,他們排成隊,每人相隔6英尺,在哈德遜廣場一個由店面改造成的臨時廚房領取免費餐。和他們一起排隊的還有快遞司機、郵遞員、辦公室清潔工,以及奮戰在紐約市抗擊新冠疫情前線的其他人員。

您已閱讀8%(404字),剩餘92%(43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