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病毒在全球各大城市肆虐。紐約、馬德里、倫敦、巴黎等全球大都市感染人數更是呈指數型成長。評論家和政府官員在粗略觀察了病毒傳播軌跡後,將疫情加劇的直接原因歸咎爲城市的人口密度。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古莫(Andrew Cuomo)更是在推特上直言:紐約市必須在未來計劃降低人口密度,目前城市的人口對於防疫而言是毀滅性的。人們普遍將人口密度認爲是新冠病毒傳播的主要元凶,並預言在不久的將來,全球的城市化將畫上句號。另一方面,迫於經濟壓力,越來越多歐美城市在病毒傳染還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正準備倉促復工。在許多西方政府看來,即使疫情的死亡率還在不斷攀升,爲了減少封鎖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就業壓力,立即準備復工纔是當下他們解決燃眉之急的最佳方式。
然而,高人口密度真的是疫情傳播的元凶嗎?盲目的復工又將如何影響城市的長期發展?本文將從歷史的緯度來解答以上問題。我們的研究將首次回顧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兩次傳染病危機與城市之間的聯繫:14世紀黑死病在歐洲城市以及1918年流感大流行在美國城市的情況。1347年開始蔓延的歐洲黑死病直接造成了當時世界上大約7500萬人的死亡。在瘟疫爆發期間,中世紀歐洲約有30%-60%的人口死於黑死病;1918年流感大流行(也稱西班牙大流感)是僅次於黑死病的人類史上第二大傳染病,共造成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感染。導致約1700萬至5000萬人死亡。我們將從人類史上最大的兩次傳染病危機與城市的關聯中,探索歷史對今天的新冠疫情和城市化之間的啓示。
人口密度不是疫情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