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

後浪、「賽先生」和迴音室

劉裘蒂:如果決策者把自己困在「迴音室」裏,那麼即使有「賽先生」,也不能避免因人性缺失而造成的災難。

5月4日是中國五四運動101週年。中美紀念五四運動101年方式的不同,顯示了兩國的「主旋律」不但在意識形態上有別,也似乎生存在完全不同的時間維度。

在國內,B站在五四青年節前夕推出的演講影片《後浪》,引發了「前浪」與「後浪」對比的熱議。悲嘆新一代缺乏上一代的精神,古今中外皆然。不同的是,與傳統的「敬老尊賢」有別,國內現在對於年輕人的追捧顯然背後承載著「主旋律」的使命。不只是讚揚網路時代滑手機的年輕人,而是間接歌頌年輕人所處的「偉大的時代」。

這一代的年輕人不但「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選擇的權利」, 還「因爲你們/這個世界會更喜歡中國」。

您已閱讀8%(275字),剩餘92%(32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