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型冠狀病毒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在反對形式主義中實現有效復工

曹辛:當前復工的實際效果不顯著,不在根本上解決對當前疫情現實的認識和判斷問題,復工實際上難以有效執行。

本欄目由FT中文網與「經緯遠見」公衆號、中華智庫基金會共同主辦

進入3月以來,中國國內湖北以外地區的疫情得到了相當的改善和控制,多地感染人羣的數據連日來出現回落甚至零成長。同時,上週的另一條新聞也引起廣泛關注,那就是3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除抗擊疫情外,恢復生產是本次會議最重要的內容。但實際上,幾周以前中共中央就開始呼籲除湖北以外的各地分階段恢復生產,然而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實際效果並不顯著。毫無疑問,不在根本上解決對當前疫情現實的認識和判斷問題,復工在實際上是難以有效執行的。

顯然,中國現在必須做出一個重大的政策選擇:要不除湖北以外地區立即復工,並作爲一項不可更改的政策宣佈並落實下去,同時注意加強防疫;要不把新冠病毒徹底解決後再復工。而後者顯然不切實際,因爲那是14億人口的中國所難以承受的。那種「既要」如何如何,「又要」如何如何的思維習慣,在當前背景下是做不到的,它不僅在認識論上陷入不分主次輕重的均衡論,實際操作上也必然找不到重點,最後就使得恢復生產這一當前至關重要的政策變成了形式主義。因此,當前必須在反對形式主義中拿出決斷,實現有效復工;在復工中解決當前所有問題。

您已閱讀14%(494字),剩餘86%(31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