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新潮流:中國設計師品牌和買手店

蘇婭:與節節敗退的大眾品牌線下店相比,買手店近年來在中國成長迅速。中國原創設計師品牌受年輕消費者青睞。

在山西太原的一家名爲「MASTONE」的買手店裏,一件T恤價格爲1299人民幣,一件外套的價格約爲2800元,這些與國際輕奢品牌價位類似的國際品牌買手店是這個三線城市中心茂業天地中最爲熱鬧的商鋪之一。店主王娜告訴我,這個500平米的精品店2018年年收入達到了3000萬,70%貨源來自於中國設計師。

源於18世紀法國的買手店,往往指面對高階客戶,提供不同品牌的時裝、飾品、珠寶、皮包等商品的店面。 隨著中國消費升級和奢侈品市場的迅速成長,與節節敗退的單一大眾品牌線下店相比,買手店模式近年來在中國成長非常迅速。媒體報導顯示,2014年上海有70家高階買手店,到了2017年上海高階買手店達到了300家。很多大型零售集團諸如百聯集團等也開始擺脫傳統的服飾店鋪出租,轉而經營綜合化的買手店模式。

中國買手店——電商和租金包圍下的「突圍」

您已閱讀13%(365字),剩餘87%(24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