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

穆加貝的政治遺產

王新松:穆加貝統治37年,在黨政體系、意識形態、外交局面等方面發揮了直接作用,對辛巴威將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

辛巴威前總統羅伯特•穆加貝自1960年代領導黑人民族解放運動,1980年辛巴威建國,此後他執掌政權37年,2017年迫於軍方壓力而辭職。2019年9月6日,穆加貝病逝於新加坡鷹閣醫院,終年95歲。

穆加貝總統去世的訊息傳來,輿論反應莫衷一是。穆加貝生前受到衆多非洲領導人的尊敬,被視爲爭取黑人平等和正義的精神領袖。他去世後,人們爲辛巴威和非洲失去一位「巨人」而惋惜。南非總統拉瑪佛沙稱讚穆加貝是一位「自由鬥士」和「非洲反殖民主義事業的勝利者」。那密比亞總統根哥布稱穆加貝「爲反抗非正義以及讓南部非洲從種族和殖民壓迫中解放出來,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即便是辛巴威反對黨領袖查米薩,也感謝穆加貝對民族解放事業做出的重要貢獻。此外,在執政初期,穆加貝對辛巴威經濟社會發展所做的公共投資,特別是在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等方面,被看作是他執政的重要遺產。對於穆加貝執政期間最具爭議性的一項政策,即2000年所實施的「快車道」土地改革,有人認爲是對抗西方和爭取正義的勝利。非盟駐美國大使回顧稱,辛巴威能夠從白人手中奪回土地並分配給黑人,從而消滅遺留下來的殖民惡行,要歸功於穆加貝。

同時,很多人難以抑制對穆加貝的批判,即便是在他剛剛離世之際。較爲寬容的評論者通常在褒揚穆加貝的生前功績後,轉而提及辛巴威在他執政後半期的經濟衰敗和政治腐敗。在其他人的記憶中,穆加貝似乎只有「劣跡」。一位長期研究辛巴威政治的南非學者認爲,穆加貝的錯誤可謂「罄竹難書」。常常被穆加貝的批判者提及的還包括發生於1980年代的「古庫拉洪迪」行動,期間約2萬名支持Nkomo領導的辛巴威非洲人民聯盟(人盟)的恩德貝勒民衆遭到屠殺。2000年的土改雖然實現了表面的正義,但辛巴威卻爲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即作爲國家支柱產業的農業遭遇衰敗,以及此後長達20年的西方制裁。從白人手中搶來的優質土地,大多數分給了穆加貝在政商各界的支持者,而非普通黑人民衆。其他詬病還包括穆加貝統治期間,辛巴威腐敗叢生,經濟危機不斷,普通民衆遭受貧窮和飢餓,反對黨及其支持者受到政府的血腥鎮壓,執政黨對歷次選舉的操縱等,不一而足。最不留情的評論者寫道,「穆加貝死得太晚了」,如果他在1990年代中期離開人世,也許他先前的輝煌會被永遠銘記,而辛巴威人民遭受的磨難也會因此減少。

您已閱讀17%(961字),剩餘83%(45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