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巴菲特

與巴菲特午餐:假「慈善」與真「事件行銷」?

劉裘蒂:「孫宇晨們」善於自我推銷也許沒有錯,但問題是,這一切的操作煙花背後,是否創造了真實的社會價值?

這幾天比特幣的圈子裏流傳著一個笑話:虛擬貨幣「神童」孫宇晨推遲了他與巴菲特的午餐,究竟是因爲如《財新》報導在中國被監管單位禁足了,還是如他所說的因爲急性腎結石接受治療?孰真孰假是否要靠著往地上投一個硬幣(非虛擬貨幣)來決定?

孫宇晨隨後開了以窗外舊金山金門大橋爲背景的網上直播,澄清他目前正在舊金山工作和療養,引起美國主串流媒體爭相報導。這場萬衆矚目的巴菲特午餐,儼然已經成爲一場世界級的「事件行銷」,炒作的就是孫宇晨自己。

自從今年6月傳出孫宇晨以456.788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53萬元)高價標到巴菲特午餐,這個波場TRON的創辦人,接連發了十來個微網誌和推特「造勢」,並且隔三差五顯擺他邀請的一些陪客,多是加密貨幣圈的「牛人」(總共可以有七人赴宴),並不時與王思聰、搜狗CEO王小川互嗆,還在推特賬戶上@美國總統川普,動輒顯擺與馬雲湖畔大學的淵源,顯然把自己拱成世界級大咖。

您已閱讀13%(390字),剩餘87%(26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紐約範兒

劉裘蒂,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耶魯大學文學碩士。中英對照時尚雜誌《約》出版人。曾經是經手數百億美元項目的華爾街名牌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現創立中西文化對話的多媒體平臺「中國正在」。因獨樹一幟的犀利時尚風格,成爲紐約名流圈經常入圍最佳著裝名單的媒體人,併入選爲紐約時尚設計學院美術館成立43年以來第一位亞裔董事。全球化智庫(CCG) 特邀高級研究員,著有《自創光環:品質女人自我養成術》。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