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鳳凰衛視《鳳凰全球連線》請我在直播節目中分析了英國首相競選局勢。此次競選既可能是三年脫歐僵局的the end of beginning ,亦有可能是the beginning of the end。爲此,我簡要了解了中國一些國內觀衆對脫歐的概念理解,發現很多人的觀察切入點有偏頗。當然,英國政治環境與中國全然迥異,而且脫歐超出英國目前憲政架構範圍,史上全無案例可供參考,政客們至今無法解局,政治與法學學者亦無法提供合理解釋。故此,不單中國讀者與觀衆,全世界包括英國選民自己,對當下發生的全英國深陷脫歐泥潭不能自拔三年的事實,都感覺困惑和不解。不過,如果中國觀衆與讀者可以調整脫歐事務觀察入點,會有助於總體把握脫歐局勢的脈絡。
脫歐意味著和歐盟談妥並簽署離婚協議。目前的困局是:談妥了,可是籤不了,因爲英國下議院沒通過。如果是擁有絕對多數議員、團結、由有威望首相控制的執政黨,通過脫歐方案並非難事,英國定可按期在今年3月31日簽署協議脫歐。可脫歐的難,正難在於此。執行脫歐的保守黨首相德蕾莎·梅伊無威望,黨內內訌,沒有多數議員,這導致梅與歐盟談好的協議三次被下議院否決!且脫歐期限被迫一再拖延。當下發生的保守黨黨魁(即首相)選舉不過是脫歐進程中人爲製造的黨內權力鬥爭,但三年內耗已將保守黨逼至懸崖,幾乎到了保守黨命運與脫歐命運共存亡的境地,其安全期到10月31日截止。所以現在保守黨首相競選人之一強森說,10月底一定脫歐,哪怕是「硬脫歐」也要把婚離了,因爲他已經沒有選擇,與其保守黨自取滅亡,還不如先自救,哪怕代價是全國一起跳崖。這樣起碼跳下去時,保守黨自己還活著。當然,保守黨這樣視死如歸的表態,是否會嚇倒歐盟而重啓談判大門?如果不行,是否會逼迫下議院最終通過已三次被否的梅方案?這估計是強森的策略之一。
據我的觀察,有法可依、國家利益、統一方向、權威部門等都是錯誤的脫歐觀察切入點。英國的政治生態環境是:無成文憲法(即遇上無先例可循的事務,走一步算一步,議會決定壓倒一切)、政黨利益爲大、意見百花齊放、沒有權威部門與媒體、報界媒體「黨性」十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