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中國能否幫助其他國家解鎖循環經濟?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可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更好地迎接可持續成長的挑戰。

中國能否像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一樣,成爲全球循環經濟的領軍者?這是英國智庫查塔姆研究所在一份新報告中提出的問題,報告強調循環經濟有機會成爲推動發展中國家可持續和彈性成長的動力。

循環經濟最早出現在日本,是以回收、再利用以及原材料和產品修復爲基礎的經濟模式,中國國內一直將其視爲政治優先事項,廣泛運用於產業政策中,並於2008年寫入法律。

「中國早就知道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成長的雙贏手段——滿足消費需求,創造就業和保護環境,」查塔姆研究所研究員、報告作者之一的蘿拉•韋爾斯利提到中國國內的循環經濟倡議時說。

您已閱讀16%(249字),剩餘84%(13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