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足球

六強各顯神通:英超的制度優勢

加普:從經濟學原理講,如果某一支球隊所向披靡,比賽將無法吸引球迷。這反證了在頂層擁有「六強」的英超的成功之處。

5月12日,曼城(Manchester City)擊敗利物浦(Liverpool),奪得英超聯賽(Premier League,簡稱「英超」)冠軍,這不僅是曼城的勝利,也是英超本身的勝利。利物浦先前已經取得自己的勝利:在扣人心絃的兩回合比賽中擊敗巴塞隆納(Barcelona),獲得了歐洲足聯冠軍聯賽(UEFA Champions League,簡稱「歐冠」)的決賽資格。

英超聯賽迎來了破紀錄的第27賽季,得益於阿森納(Arsenal)、切爾西(Chelsea)和托特納姆熱刺(Tottenham Hotspur)與利物浦一道,包攬了歐洲俱樂部兩大聯賽決賽的四個資格。聯賽是集體努力——經濟學家可能會說這是聯合產品——而英超已經擊敗西班牙、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對手。

但體育是奇特的市場,就像美國經濟學家沃爾特•尼爾(Walter Neale)在1964年所述,在這類市場,「純粹的壟斷是一場災難」。他的意思是,沒有一支球隊想要掃平所有對手,因爲那將意味著比賽無法吸引球迷,電視轉播權也無法售出。這一警告也適用於體育全球化時代的各國聯賽。

您已閱讀21%(468字),剩餘79%(17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