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氣候變暖

各國央行正視氣候變化挑戰

邰蒂:兩年前,英國央行攜手法國和中國同行,成立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路。該網路對世界的影響將遠超任何環保抗議活動。

3月底,舊金山聯儲(San Francisco Fed)發佈了一份「經濟學信函」,提出「未來幾十年,氣候變化……將對美國經濟產生日益重要的影響」,這些影響將是美國央行的「相關考慮」。

你可能會想,這沒什麼稀奇的。如果你住在加州,考慮到最近的森林大火(以及其他種種氣候衝擊)的毀滅性影響,你幾乎不可能忽視氣候問題。但對明顯現實的這個平淡表述,掩蓋了投資者不能忽視的一個驚人變化——無論他們對氣候科學有何看法。

直到4年前,央行官員們幾乎從來不談氣候變化。但在2015年9月,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宣告氣候變化已成爲一個金融穩定風險,此言在(基本上)平庸刻板的金融官僚中間引發了一陣騷動。

您已閱讀20%(320字),剩餘80%(12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