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的族羣政治將如何發展?

馬巖巖:在族羣關係依然敏感的社會環境中,馬來西亞的各政黨依然可以在種族情緒充沛的土壤中存活。

去年5月9日的大選後,馬來西亞實現首次政黨輪替,希望聯盟(Pakatan Harapan,簡稱希盟)成功打敗執政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國民陣線(Barisan Nasional,簡稱國陣),入主中央。希盟執政,是否可以放棄一直主導馬來西亞政治走勢的種族政治,實現真正的民主、公平與自由,自去年5月的選舉以來,這個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而要分析希盟是要放棄還是繼續延續種族政治,需要綜合考慮希盟內部的成員黨的政治理念,由希盟組成的內閣中各成員黨的勢力分配與交錯,以及反對黨的政治理念與其對選民的影響力,最後還要把問題放在馬來西亞種族政治延續半個世紀的大背景的社會環境中去思考。

希盟理念與內閣角力

您已閱讀10%(298字),剩餘90%(26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