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

標普全球進入中國評級市場面臨重重風險

標普全球獲准進入中國國內評級領域,有望爲投資者帶來更準確的企業信用資訊,但也面臨本地機構的競爭和政府施壓風險。

標普全球(S&P Global)獲准進入中國國內評級領域這一突破,有望爲外國投資者帶來新的清晰度,他們希望在中國12兆美元的債券市場中佔據更大份額。

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信用評級機構本週成爲第一家獲得中國央行批准,開始對中國國內債券進行評級的外資機構,該公司歷經一年時間纔在這個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取得立足之地。此舉可能有助於促進資金流入中國市場,根據中國央行數據,目前外國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餘額的大約3%。

但資產管理公司已提示與中國國內評級機構競爭將面臨的風險,這些機構經常爲發行人提供高評級。另一個問題是標普是否會受到中國政府壓力,對一些有國家背景的債務發行人給出較高評級。

您已閱讀17%(287字),剩餘83%(14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