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聯準

等待破局

程實、王宇哲:2018年整體表現即將「由正轉負」的美股、距離破「7」僅一步之遙的人民幣等都可能成爲區域性風險引爆器,並影響著未來的變盤方向。

「你在幹什麼,我在等待戈多!」201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率大幅上行,許多重要指標目前已臨近變盤點位:MSCI全球股指在2017年大漲超過20%之後下跌近8%,主要指數全線下挫,僅那斯達克尚餘些許漲幅;新興市場貨幣有效匯率整體貶值超過3%,玻利瓦爾、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等兌美元一度貶逾30%,人民幣兌美元自6月以來也出現急貶,目前距「7」僅一步之遙;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風險交織,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顯著上行,全球化格局面臨重構。

在基本面、政策面、預期面的三重作用下,當前金融市場的破局具有其必然性。從破局形態看,存在一次性全面衝擊、短期漸進衝擊、長期溫和衝擊的不同可能,且其影響的重心和時序迥異。破局之後,市場恐將面臨系統性重估的壓力,甚至可能出現超常規走勢,引發金融與非金融風險的共振。要想避免泥沙俱下,全球政策當局亟待尋回集體理性、協同穩定預期。

三重因素決定破局之必然。2018年,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加劇,風險偏好顯著下行。年初至今,以比特幣爲代表的高投機性資產、以新興市場爲主的全球外匯市場、以美股爲代表的高估值資產交替出現急跌。尤其是10月以來,美股接連大挫,道瓊斯指數、標普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約8%、10%、12%。對比來看,MSCI全球股指在2017年大漲超過20%,但年初至今已下跌近8%,且主要指數全線下挫,僅那斯達克尚餘約2%漲幅,近乎確定了趨勢性的反轉力量。我們認爲,在基本面、政策面、預期面的三重作用下,當前金融市場正處在「將變未變」的破局前夜。

您已閱讀27%(647字),剩餘73%(17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