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0-8月15日,察哈爾學會與吉林省當地科研機構人員組成課題組,就「北韓半島局勢緩和對東北經濟發展的機遇」課題進行了實地調研。調研組走訪瀋陽、丹東、延吉、琿春、圖們等多個地方,與外國駐華高級外交人員、學者、當地政府部門幹部及相關企業進行了深入交流與討論,形成調研報告。
隨著北韓承諾無核化並在半年內未進行核導試驗,聯合國放鬆了涉朝人道主義援助的限制,北韓半島局勢緩和給東北經濟發展帶來了曙光,但北韓並未無核化,安理會制裁決議依然有效。半島局勢緩和給遼寧、吉林兩省帶來了相同的發展機遇和路徑,但又有各自的情況和特點。從遼、吉面臨的共同機遇和路徑來看,兩省應以廉價且高素質的北韓勞務人員和特殊行業人才吸引內地(包括海外)企業來遼、吉兩省投資設廠或設立公司,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此外,以「租借地+自貿區」模式租借北韓土地是兩省另一重要機遇和路徑。對於遼寧來說主要是租借黃金坪或威化島,對於吉林來說應以中朝羅先經濟貿易區爲基礎,租借連接琿春的北韓東海岸港口地區建設自貿區。但同時,遼、吉兩省也面臨著不同的情況和外部境遇:丹東作爲國內具有傳統優勢的最大對朝貿易口岸,面臨十分有利的態勢,建成以丹東新聯檢大樓爲核心的丹東新城口岸商業圈可以成爲丹東新的成長點;對於吉林省來說面臨著被南韓排斥於北韓半島未來經濟規劃藍圖——「北韓半島經濟地圖」之外的不利境地,爲此吉林省除了要租借北韓東海岸土地外,還要利用好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優惠政策尋求突破。
基於上述情況,在進行「租借地+自貿區」開發模式的時候,要採取一系列手段規避風險:在開發資金來源上,擬以國際開發基金形式開發租借地,其中中美兩國背景資本應占50%;租借地一律按照國際自貿區和自由港方式運行,吸引全球企業和公司進駐;對租借地的管理,兩國政府應以正式條約形式約定;同時,此事要由國務院主導,吉林省政府予以配合和協助;對北韓幹部要進行市場經濟、國際意識和中國改革開放經驗的培訓,使他們的思想向和平與發展經濟方向轉變;對朝方人員與延邊北韓族黨員幹部頻繁的非公務接觸應有所管理;把發展對朝經貿作爲影響北韓無核化的槓桿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