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FT共進午餐

與FT共進午餐:馬友友

這位現年62歲的大提琴家,曾爲8任美國總統演奏。在世界陷入割裂的當下,他努力搭建橋樑。但他會不會對川普說不?

萊比錫歷史悠久的尼古拉教堂(Nikolai­kirche)內,一場漫長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演奏會進行到了第1小時20分鐘。第四號組曲終了,臺下掌聲如雷,此時馬友友做出一個奇怪但又標誌性的舉動。他一手抓著大提琴,跳下演奏臺,開始上下跳躍,同時揮舞著手臂,滿面笑容,鼓勵觀衆一同加入他的即興健美操課。稍頃,一切歸於寂靜,注意力再次集中,他開始了憂鬱的第五號組曲的演奏。

「觀衆來的時候就知道他們要坐著聽2小時15分鐘的無間斷演奏,但如果你能表示出『我看到你了,我知道教堂的長椅可能有些硬』,他們會感覺很貼心。」馬友友笑著解釋。那場演奏會的次日,我們在Riquet咖啡館喫早午餐,就在教堂拐角處。「音樂會帶給你大量下意識訊息。演出可不僅僅是聽覺上的,還是視覺上的,也就是你從觀衆席接收到、又傳回給觀衆的肢體語言。」他補充道,「昨晚席間有一位老先生,微笑著,全身心沉浸在音樂裏,我隔一會兒就要看他一眼。」他模仿著老先生微笑著頷首欣賞的樣子。「我喜歡選出幾位觀衆,時不時專門爲他們演奏。」

繼承了20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家帕布羅•卡薩爾斯(Pablo Casals)和姆斯蒂斯拉夫•羅斯托羅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衣鉢的馬友友,如今已譽滿全球——但他受歡迎不僅僅是因爲他高超的音樂技巧,還因爲他對待藝術的開放態度。

您已閱讀12%(564字),剩餘88%(40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