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

FT社評:加密貨幣市場呼喚妥善監管

我們需要制定一個連貫且完善的監管框架。加密貨幣市場的未來可能是在技術和監管上加大與主流金融業的一體化。

比特幣作爲一個無政府主義計劃誕生於9年前——一種獨立於任何央行的數位幣。它曾有望成爲現行國際支付體系的革命性替代方案,用大量去中心化的數字確認節點代替一個居於中心的管理者。比特幣及其使用的技術——區塊鏈——正走向主流。監管機構把目光投向了比特幣以及受其鼓舞誕生的其他加密貨幣資產。與此同時,逾75家全球最大銀行正採用區塊鏈來應對新的支付競爭對手的威脅。

在比特幣的幣值出現大幅波動後,不可避免地引來了監管部門的關注。行情最好的時候,比特幣曾在一天之內上漲20%,但已從去年12月的1.9萬美元滑落至目前的大約6500美元。在比特幣之後出現了其他類型的加密貨幣、成立了交易所,還出現了經紀人以及電子錢包供應商——也就是持有和交易加密電子貨幣的應用。與此同時,人們對於如下問題感到擔憂:安全漏洞,以及這些網路可能被用於洗錢或被恐怖分子用於融資活動。

英國一議會委員會上週將加密貨幣市場稱爲「野蠻西部」並敦促對其進行監管,這一跡象表明當局意識到了風險。紐約檢察總長辦公室本月公佈一份報告,譴責很多加密貨幣交易所存在「廣泛」的利益衝突,同時缺乏充分措施來防範市場操縱。歐盟在第五項反洗錢指令中加入了加密貨幣交易所和電子錢包的內容,該指令將於2019年執行。全球反洗錢組織——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也在調查加密貨幣市場。

您已閱讀48%(604字),剩餘52%(6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