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科技金融

銀行投入金融科技大潮未必是好事

福魯哈爾:美聯準前主席沃爾克曾說,自動取款機是近幾十年最有用的金融創新。我同意,因此我將不安地關注參議院的金融科技聽證會。

你可以叫我勒德分子(Luddite),但我一直同意美聯準(Fed)前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的觀點,即自動取款機(ATM)是過去幾十年金融領域最有用的創新。

因此,我將忐忑不安地觀看本週參議院銀行委員會(Senate Banking Committee)就金融科技問題舉行的聽證會。聽證會將是深入研究美國財政部有關該行業的夏季報告的第一次機會。該報告讚許地談到了科技公司和大銀行之間的數據共享,稱其有助於創造效率和規模效益,降低消費價格。

對於全球各大科技公司和華爾街各大銀行共享消費者數據可能會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和掠奪性定價,該報告則關注更少。(試想一下如果你的Facebook頁面上有一個活期存款賬戶的鏈接。哪個地方會出問題?)

您已閱讀19%(323字),剩餘81%(13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