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非洲

西方國家應理性應對中國的非洲戰略

壽慧生:化解猜忌和誤解,不僅有利於中非自身發展,也有利於讓中國在更大範圍內與西方共同探索全球繁榮新路徑。

中非合作雖然意義深遠,前景廣闊,但橫亙在這個宏大歷史任務面前的挑戰依然多重而艱鉅,其中最爲不幸的是來自西方社會一些人對中國在非洲的戰略意圖的猜忌和誤解,由此帶來諸多不必要的資源損耗和糾紛,甚至潛在的衝突。考慮到中非合作可以被視爲「一帶一路」的縮影和試驗場,如何在非洲問題上化解一些西方人的這些猜忌和誤解,使其理性地認識和應對中國的非洲戰略,不僅有利於中非自身的發展,也有利於讓中國在更大範圍內與西方發達國家共同探索全球繁榮的新領域和新路徑。

西方人的戰略焦慮和認知誤區

大量報告顯示,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提升日益感到不安。從學術層面上看,西方的大量研究,無論是基於理論分析、經驗觀察,還是數據分析,都認可中國對非洲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也承認中國的投資和援助方式事實上給了非洲國家更多的自主選擇權,讓非洲國家有動力和能力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有些研究也指出中國在非洲的基建使得西方國家的工業技術和資本得以在非洲物盡其用。

您已閱讀11%(413字),剩餘89%(34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