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股

FT社評:科技股過山車行情值不值得憂慮?

美國科技巨擘的「財報行情」突顯了其商業模式的重要差異,也預示未來市場會有更大波動。從最近的行情中,投資者可以汲取三條教訓。

Faang已死;Faang萬歲。美國科技王者——Facebook、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Netflix和Alphabet旗下谷歌(Google)——的最新財報季,帶來了一段不尋常的過山車行情。不同的前景引發了截然不同的市場反應。儘管蘋果發佈了強勁業績,但Netflix、Facebook和規模較小的Twitter的業績令人失望,導致它們的股價下跌,令覆蓋面更廣的科技公司指數Fang+ 較6月高點下跌近10%。

對於宏觀的市場和經濟來說,這是一件大事。Bespoke Investment稱,Faang約佔標普500指數(S&P 500 index)總市值的八分之一,它們貢獻了今年市場漲幅的一半。幾個月來,買入這些股票一直是基金經理中最受歡迎的交易——並迫使被動型基金也這麼做,因爲它們在指數中的權重上升了。有些基金正對他們選擇或不得不買入科技股感到懊悔。

市場的上漲在如此大程度上依賴於一小部分股票,這是不健康的;如今,科技股在大盤指數中所佔的權重是自網路熱潮以來最高的。但網路熱潮時的特點是,太多並不盈利的劣質公司,靠畫餅和吹牛獲得了高得離譜的估值。而如今的科技領軍企業擁有可行的模式和真實的盈利。就連在Faang中規模最小、且比其他公司小得多的Netflix,在過去四個季度的營收也接近140億美元,淨利潤達到10億美元。

您已閱讀43%(576字),剩餘57%(7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