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還沒醒悟過來,研習美國自由主義者的命運可以讓他們迷途知返。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越是詆譭北約(Nato),他在歐洲激起的憤怒就越大。道德上勝券在握的感覺很好。但這可能會帶來思維上的盲目。川普在國內的批評者屢屢選擇義憤填膺,而放棄了思路清晰的分析。民主黨曾自我安慰道,女性永遠都不可能投票支持川普的。結果大多數白人女性都把票投給他了。布魯塞爾稱,美國永遠不會從歐洲撤軍的。但川普可能就是會撤軍。大西洋哪一邊更輸不起?
川普並非其批評者所說的那麼無知。他所認爲的事實有些是他憑空想像的。但他本能地知道其他人的底線。川普對北約的描繪錯誤百出。但本質上這一描述又沒錯。首先,美國對歐洲安全預算的貢獻壓根沒有70%。正如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的推算一樣,美國的實際貢獻份額只是這一數字的一小部分。美國國防預算的5%直接用於歐洲。歐洲也沒有「拖欠」其應出的份額。自從4年前承諾在10年內達到國防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的目標以來,歐洲北約成員國已將實際國防支出提高了870億美元,這是美國對歐洲安全的年實際支出額的兩倍以上。川普跟事實之間的關係?沒有關係。
但是不動聲色地糾正川普絲毫不會改變他的心意,甚至站在屋頂上尖叫著糾正也沒用。技術官僚鬥不過謾罵。最致命的煽動者是掌握基本事實的人。川普知道,歐洲需要美國多過美國需要歐洲。每次川普會見北約夥伴,或聽他的顧問說話時,他都會被告知他的行動正在削弱美國的安全。這話沒錯。聯盟關係強化了美國的力量。摧毀聯盟會削弱華盛頓方面在全球的影響力。但歐洲纔是更大的輸家。它的生死存亡取決於美國的保障。重新崛起的俄羅斯對歐洲的東部邊界、對其內部團結以及最根本地,對其繁榮都構成嚴重威脅。若美國繼續留在這裏,歐洲可以阻止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的試探。若美國撤軍,歐洲將暴露於危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