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打響了貿易戰中的第一槍(「打貿易戰很好,也容易取勝」)。誰最有可能受到傷害?特別是,當川普第一次開始拍打軍刀時,我們中的一些人說,那些執著於保護主義的人很快就會面臨將話語轉化爲行動的巨大代價,這樣說對嗎?
看上去非常對。本週不可錯過的新聞是,歐盟的報復性關稅——這是布魯塞爾爲回應川普對歐洲鋼鐵和鋁徵收關稅而推出的——促使哈雷大衛森(Harley-Davidson)將銷往歐洲市場的產品轉移到美國以外生產,以避免被徵進口關稅。哈雷表示,歐盟的關稅將讓每輛摩托車的成本增加2200美元。這不是川普貿易戰導致自己人遭殃的唯一例子。
明白這一點很重要:這不僅是歐盟大舉報復的問題。它將符合川普的敘述,他可以不無道理地主張,美國能夠讓別人喫到比自己更多的苦頭,因此它會「贏」。但美國總統的保護主義將在三個方面損害美國人利益,別國的報復性進口關稅只是其中一個。
您已閱讀24%(402字),剩餘76%(12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