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治

FT社評:少了美國領導的多邊體系如何前行?

美國隨隨便便地騰出了領導位置,短期內沒有一個經濟體能取代它。然而多邊體系並未完全分崩離析,其他各方更應加強合作。

一二十年前的時候,全球經濟治理還相對簡單。美國告訴發達經濟體組成的七國集團(G7)該怎麼想,七國集團告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其他多邊機構該怎麼做,一切就搞定了。

中國的崛起和全球金融危機,打破了這樣一種觀點:美國和七國集團有足夠的合法性和分量讓這場秀繼續下去——那發生在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上臺並展現對多邊主義的極度厭惡之前。G7已經被20國集團(G20)所取代,後者在金融監管領域取得了豐饒的成就,但在貿易以及危機後那幾年突出的匯率問題上,其影響要小得多。

由於頂樑柱不復存在,國際合作的狀態可能正處於自上世紀70年代佈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固定匯率體系崩潰後,甚至更久以來最糟糕的時期。沒有新的領導者會很快出現,填補美國隨隨便便騰出的空白。更不清楚川普卸任後,美國領導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的意願是否會恢復。

您已閱讀34%(376字),剩餘66%(7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