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東

碰撞的大國夢與破碎化的中東

張楚楚:美國優先、俄羅斯大國主義外交、土耳其的新奧斯曼大國夢、沙烏地稱霸夢想、伊朗帝國情結,統統聚焦中東。

「川普風險」引發的中東緊張局勢愈演愈烈:就在白宮撕毀伊朗核協議與駐以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之後,先是伊朗與以色列互相襲擊,後是加沙火光沖天,再有土耳其與以色列互逐外交官,隨著「潘朵拉魔盒」的開啓,中東的火藥味急遽變濃。各方關注的是,新形勢下中東政治格局將會有怎樣的變化?地區和平進程又將面臨哪些新的變數?

筆者認爲,近年來,隨著中東諸國獨立意識與強國意識的不斷提升,地區權力分配面臨重新洗牌,中東政治格局出現破碎化趨勢,而美國任性總統川普「唯破不立」的中東政策則正在加速這一轉變過程。

說起來,人們對於中東亂局早已見怪不怪。從1948年以色列建國到1980年代,阿以衝突長期貫穿中東核心議題。其後,隨著兩伊戰爭的打響,什葉派與遜尼派穆斯林的教派衝突逐步取代阿以民族對立,成爲中東地區的主要矛盾。2003年山姆大叔搞垮薩達姆政權後,沙烏地日益成爲遜尼派領袖,與伊朗展開了地區爭霸戰。

您已閱讀17%(387字),剩餘83%(18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