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四十多天,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再次訪華,這樣的訪問頻率在中朝關係歷史上也是少有的。從新華社的通稿中可以看到,金正恩此訪依然是「專程」,在半島形勢快速發展的關鍵節點,向習近平總書記「見面並通報情況」。在美朝領導人會晤前夕,金正恩兩度訪華,無疑是與中國進行戰略對錶。尤其是關於「無核化」的表述和立場,需要與中國在一個基調上面,如此,金正恩纔有信心與川普會面。
歷史的發展有時是舒緩的,幾十年波瀾不驚,不會有大的變化;有時候疾風驟雨一般,一夜之間,情勢大變。北韓半島就處於幾十年未有的變局前夕,中朝、朝韓領導人已經會晤。北韓最高領導人歷史性地跨過了三八線,發表了《板門店宣言》,其中談到了雙方的自主,並且提出要在年內結束戰爭狀態,更有語焉不詳地提及會推進美朝韓或者美中朝韓的對話。這樣的表述加上即將到來的美朝領導人會晤,讓很多人感到,中國是不是在半島問題上「邊緣化」了?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中國在北韓半島都是「結構性存在」,未來半島和平秩序的重構,沒有中國積極的參與是做不到的。這不是自信或者不自信的問題,而是事情本來和本該的面貌。(在撰寫本文的時候,中朝領導人二度會晤的新聞還沒有發生。)
先從最新的事態來說吧。在《板門店宣言》發佈之後,外界對於這一宣言的解讀可以說是高開低走,因爲文字中提到了「無核化」、「和平協定」等字眼,因此,獲得了極大的媒體關注度,當時就有媒體的朋友跟我說,南北要籤和平協定了。經過一兩天的沉澱之後,《板門店宣言》基本可以說是前面兩次領導人會面發佈的宣言的繼承,金大中和盧武鉉訪朝的時候分別發表了6•15宣言和10•4宣言,可以說南北雙方都是高唱民族大義的歌曲,推進民族之間的社會、文化以及經濟的交流,同時也願意結束彼此的軍事對抗。這些內容在三份宣言中都有體現,而且可以說《板門店宣言》在經濟合作上沒有超過10.4宣言,而是一個簡化版。爲什麼呢?因爲北韓不斷進行核導開發,聯合國通過了多輪制裁決議,尤其是2397號決議是非常嚴厲的,南韓也需要遵守聯合國制裁決議,民族情感歸情感,但是制裁決議還是要遵守,因此,看起來,南北領導人其樂融融,但是實質性成果並不比之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