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

FT社評:勿讓打擊假新聞成爲壓制媒體的煙霧彈

我們不能指望Facebook等社群媒體平臺能夠自我監管,但也不能信任政府成爲記者該寫或不該寫什麼的最終決定者。

幸運的是,一些糟糕的想法被迅速打消了。印度政府決定擱置其限制被視爲傳播假新聞的記者的計劃,就是一個例子。在引發媒體抗議不到24小時後,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命令印度資訊和廣播部叫停新規。但願此事就此結束。

馬來西亞的記者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上週,馬來西亞政府開始推動通過一項新法律,規定傳播「假新聞」將被判處最高6年監禁。該法律針對所有在社群媒體分享政府認定的假訊息的人,不管是在馬來西亞國內還是國外。懲罰還包括鉅額罰款。

在印度,政府設想過較輕的處罰,即取消或暫停違規記者的認證。可以理解的是,人權社運人士和媒體從業人士認爲這是審查機構行動的開始,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可能會以此爲工具在大選前控制言論。

您已閱讀28%(332字),剩餘72%(8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