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TPP

日澳引領TPP峯迴路轉,中國準備好了嗎?

謝毅哲:引領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美國風采不再,日澳共領風騷,顯示合作實力,對此情況,中國如何應對?

沒有美國參與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簽署不到一週,使此協議起死回生的頭號功臣日本和澳洲就舉辦國際研討會,既慶功,又反思。

3月15日下午,負責產業和貿易政策的日本權力機構經濟產業省(METI)下屬的經濟產業研究所(RIETI)在東京舉辦一場名爲「日本和澳洲:在不確定時代引領亞太區域化」(Japan and Australia: Leading Asia Pacific regionalism in uncertain times)的專題討論會。主辦方除了邀請日本和澳洲負責貿易政策的政府官員和民間智庫外,還請了TPP的幕後智囊著名學者浦田秀次郎(Shujiro Urata)和彼得•德萊斯代爾(Peter Drysdale)教授前來「站臺」。一個相對學術的討論會竟然吸引了來自政商學界和駐日外交圈的三四百名聽衆,也反映出此類話題在日本多麼受歡迎和重視。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是由新加坡、智利、紐西蘭和汶萊四國(P4)在2005年發起,起初並不受人重視,但2008年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宣佈美國加入後,會員國快速擴展到12國。原始的協定目標是成爲歷史上最大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覆蓋全球25.9%的貿易和37.4%的國民生產毛額, 包含投資、政府採購、環境和智慧財產保護、電子商務等傳統自由貿易協定不涉及的條款,被稱爲「貿易協定黃金標準」,有望成爲21世紀的全球貿易新規則。

您已閱讀24%(593字),剩餘76%(19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