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當看好中國成爲共識時,唱多派要注意什麼?

奧瑟茲:人們也可能正好在形勢開始變得不利的時候不再對中國感到擔憂。短期內中國市場勢頭良好,但應警惕外部風險。

看好中國的人士正面臨一個令人不安的新現實。如今所有人都認同他們的觀點。

狗年將近之際,人們對中國看似不可持續的成長模式的擔憂程度,是金融危機過去以後的近10年裏最低的。外界從未輕易相信中國一再展現出的在維持穩定成長的同時避免陷入危機的能力,上一次全球股市的大幅下滑就是由2015年夏天中國當局調整人民幣匯率引發的混亂造成的。許多政治評論員稱,在去年的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獲得了無比穩固的地位,但該會議卻讓市場安心,覺得有人在掌舵。

就連即將離任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本該令人擔憂的言論也被認爲是積極的。周小川稱,可能會出現「明斯基時刻」(Minsky Time)“——這是一個經濟學術語,指市場對信貸的信心崩潰。投資者感到放心的是,當局意識到了風險。一些基礎設施項目被擱置,這被視爲反映了避免債務過重的嚴肅態度,而不是規劃不周所致。按照這種觀點,至少當局並不自滿。

您已閱讀25%(380字),剩餘75%(11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