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大視野
俄羅斯能否幫助中國冰球突飛猛進?

上世紀70年代,「乒乓外交」奏響了美中建交前奏。如今,隨著地緣政治格局逆轉,普丁開始了自己的「冰球外交」。

揚聲器中AC/DC樂隊那首《Hells Bells》震耳欲聾,觀賞新賽季主場揭幕戰的球迷們紛紛落座。大螢幕播放著廣告和過往賽事經典鏡頭回放,兩支球隊的球員(從球衣上印著的名字來看,有斯堪的納維亞人、斯拉夫人和北美人)在看臺下方的冰面上慢悠悠地滑行,練習著擊射(slapshot)和傳球。

這景象無異於在莫斯科、馬爾默或者蒙特利爾舉行的一場比賽現場,但這裏是9月份的上海——雖然三林體育中心(Sanlin Sports Center)內的球迷們戴著手套和圍巾,但外面是炎熱的夏末夜晚。仔細觀察球員們的球衣,你會發現不少中文名字的普通話或粵語拼音,比如Yuen(袁)、Yip(葉)、Jaw(趙),此類名字在冰球這種白人運動員佔壓倒多數、適合在冰天雪地的氣候下開展的運動中非常罕見。

北京崑崙鴻星(Kunlun Red Star,中國首支世界級職業冰球隊)對赫爾辛基小丑(Helsinki Jokerit)的這場比賽開始之後,從看臺上的情形可以明顯看出,許多觀衆以前沒怎麼觀看過這項運動。有時候他們看上去不太確定什麼時候該喝彩,不過爭球(face-off)開始後快節奏的動作明顯讓他們倍感興奮——有人揮拳、有人被撞到板牆上,冰球在冰面上如子彈般呼嘯疾行——儘管最後鴻星以1比4輸了比賽。

您已閱讀9%(538字),剩餘91%(54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