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智慧財產

誰將是5G智慧財產贏家?

福魯哈爾:網路給我們帶來很多驚喜,但這些比不上即將到來的5G革命。正因如此,各方已圍繞關鍵智慧財產展開角力。

過去20年的消費網路革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驚喜,從在線搜索引擎到可以用作個人助理的手機。儘管這種變革具有戲劇性,但它根本比不上即將到來的第五代行動通信(5G)和物聯網革命,這場革命將把數據挖掘晶片植入很多物件,從你家的電冰箱到你的汽車。

這不僅會締造全新的業務,還將讓廣告商得以用更具針對性的方式找到你(他們不僅知道你在哪裏,而且還知道你的花園是否需要澆水或者冰箱裏的牛奶是否快喝完了)。這其中的經濟利益十分重大。儘管大型科技公司非常富有,但新的5G世界將會創造多出幾個指數級的財富。然而支撐這一切的技術正受到一場紛爭的威脅,癥結是哪些企業和行業將獲得這塊香甜大餅中的哪一塊。

傳統上,蘋果(Apple)、谷歌(Google)、三星(Samsung)等公司以及其他生產無線設備的公司向關鍵無線技術的開發商(包括高通(Qualcomm)、諾基亞(Nokia)和愛立信(Ericsson))支付專利許可費,以使用它們的晶片和其他關鍵專利智慧財產(IP)。美國和歐洲的標準確定機構指定哪些技術對於構建基礎系統是關鍵的,然後允許創新者獲得這類技術的專利保護——只要他們會向所有市場參與者提供「公平、合理且非歧視性」的授權使用。

您已閱讀29%(507字),剩餘71%(125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