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汙染

FT社評:塑膠垃圾危及海洋生命

無論是各國政府對塑膠袋出臺的禁令,還是企業承諾加強包裝物循環利用與押金退還制度,都只是解決海洋問題的開端。

我們的海洋正被各種塑膠垃圾包圍著。90多歲的英國博物學家戴維•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拍攝的英國廣播公司(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The Blue Planet II)向人們展示了信天翁雛鳥因爲這些物質而窒息,多虧了他,很大一部分英國民衆開始對自己每天扔掉的成堆的塑膠包裝表現出明顯擔憂。發達國家一些類似的運動正刺痛著消費者們的良知,因爲他們看到60年外賣文化的殘留物已被沖刷到地球上一些最偏遠的地區。

各國政府和消費品集團都日益承認有必要清理海洋中的大量塑膠垃圾(有人估計這些垃圾有8億噸);並減少進入消費系統的塑膠製品數量。

聯合國(UN)上週通過了一項決議,200多個國家對該項決議表示支持,這項決議對目前的情況有所幫助。雖然該決議的目標是自願性的、模糊的,但其爲各國政府採取聯合行動、做出有約束力的承諾提供了一個框架。

您已閱讀31%(376字),剩餘69%(8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