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的支持者長期辯稱,促進繁榮的最佳途徑是加快社會向資訊時代轉型。我們提供、分享、訪問和處理的數據越多,對我們所有人就越好。按照這種理論,我們在知情基礎上作出的市場決定,將帶來更激烈的競爭和更多的消費者賦權。
但我們不應忘卻資訊就是力量的箴言。還不應忘記的一個事實是:資訊與知識並非一回事。在推動資訊經濟的過程中,急於確立市場支配地位的技術專家和企業家,或許忽略了過去50多年對資訊經濟學的研究。結果將對我們所有人集體不利。讓這種情況特別令人擔憂的是,根據如今已站穩腳跟的一套理論,更多的資訊不一定會產生更多競爭或社會福利。
藉助對資訊經濟學數十年的研究,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在最新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稱,技術專家宣揚的那種資訊範式——如果政府放任不管——可能帶來某種市場扭曲,從長遠看將會制約福利創造和創新。
您已閱讀31%(378字),剩餘69%(8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