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民幣

中國需要讓人民幣匯率順應市場

普拉薩德:人民幣目前的相對強勢給了中國央行一個絕佳的機會,讓中國經濟受益於更靈活的匯率和更開放的資本賬戶。

人民幣再一次面臨壓力。過去3年中國央行(PBoC)一直努力不讓人民幣相對於美元貶值太快,而現在趨勢再度扭轉。現在,就如2005年中國央行表面上讓人民幣與美元脫鉤之後的前十年那樣,央行正努力限制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

影響人民幣幣值波動的資本賬戶政策也回到了原點。在脫鉤後的前幾年,中國政府逐漸放開資本外流,希望更多資本外流能夠抵消通過貿易順差和資本流入進入中國的大量資金,從而減輕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然後,過去3年來,由於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這些政策發生逆轉。對成長和金融體系風險的擔憂引發了貨幣貶值和資本外流的循環。中國央行收緊了資本外流。最初這一舉動導致更多恐慌性資本外流,但最終中國央行贏得了戰鬥。

您已閱讀22%(299字),剩餘78%(10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