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

翁山蘇姬:褪色的民主偶像

翁山蘇姬對羅興亞問題的態度導致世界各地對她強烈貶斥,似乎標誌着這位曾被比作甘地和曼德拉的女性的一個轉折點。

隨著緬甸西部一座座洛興雅人村莊燃起滾滾濃煙,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上週終於打破了她在一場人道主義危機上的沉默,這場危機已造成逾25萬人無家可歸,也損毀了她的聲譽。

這位緬甸的事實領袖、自由鬥士含糊地表示,她的政府致力於維護「若開邦所有人」的人權。最近該邦發生了緬甸自2011年開始告別軍事統治以來一些最糟糕的暴力事件。驚恐的難民不斷湧入孟加拉,訴說安全部隊和肇事者向他們開槍、焚燬他們家園的故事。

翁山蘇姬拒絕提到洛興雅人一詞,而這場暴力事件中的主要受害者是羅興亞穆斯林。相反,她指責媒體捏造新聞,建起了一座「虛假資訊的冰山」。

您已閱讀14%(274字),剩餘86%(16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