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五國峯會

華為手機的光榮與夢想

周掌櫃:爲什麼號稱技術驅動的華為似乎沒有黑科技?什麼底氣讓華為旗艦的價格對標蘋果?華為手機只會模仿不會創新?

華為手機的領導們喜歡晚上開會,據說是爲了把人湊全。2016年9月15日,晚8點,深圳大梅沙喜來登賓館,3樓會議室。余承東似乎被演講者的情緒感染,興奮地走到講臺前。會議沒有被打斷。臺下坐著的十多位華為終端EMT成員(最高決策層)和核心技術骨幹同樣非常激動。大家繼續聽軟體部總工程師王成錄博士的分享,不時有人插話追問。

這次彙報是關於華為終端一個祕密進行一年多的研發計劃——「安卓底層手術式優化」。對於華為手機來說,這是一個引領性的重大研發投入,用於解決安卓系統長期使用後變慢即卡頓的問題,爲此「下了血本」。從全面技術積累的能力上看,全世界能給安卓動手術的公司只剩下谷歌和華為了,對於安卓底層能「開刀」的專家全球應該也不超過100人,其中三分之一在谷歌,三分之一在華為。如果谷歌不「自我革命」,只有華為有能力冒險。

王博士的彙報中,數據似乎證明了成功:Mate9開始的效能優化和軟體質量提升,總投入近5000萬美元。實驗室實測18個月老化試驗數據表明,優化後的華為安卓長期使用效能已接近蘋果IOS系統。軟體老化測試模型和方法已經獲得了歐洲著名測試公司Connect認可,雙方已在安卓老化測試方向開始長期技術合作。談到這裏,他壓了壓語調:集中抽調的過千名軟體工程師已經回到了新的項目中,我們還有大概300人在繼續優化,目標是將安卓變成「抽屜式可替換」架構,爭取在1-2年內和IOS系統不分上下,持續夯實競爭力。講完,他抬起頭關注大家的反應。

您已閱讀8%(615字),剩餘92%(72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