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

FT社評:日本應繼續推行安倍經濟學

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經濟出現強勁成長,而且這一成長是由內需推動的,突顯出安倍晉三上任後的政策產生的強大效果。

早在「長期停滯」擔憂在全球金融危機後於發達世界變得普遍之前,日本就不幸地走上了這條路。在這場危機之前的近20年裏,日本出現了疲弱的經濟擴張和頻繁的通縮,難以擺脫上世紀80年代房地產泡沫的餘波。

實際上,鑑於日本人口增速較低甚至出現負成長,該國的經濟表現沒有看上去那麼糟。話雖如此,日本比大多數國家更早遭遇通縮的危險,而且必須動用所有政策工具刺激成長。

然而,日本在吸取教訓方面的不確定性,從其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回應就可見一斑;這場危機一度貌似會讓該國經濟陷入永久停滯。早在2008年,美國就推出了量化寬鬆政策並在2009年出臺了財政刺激。而日本直到2012年安倍晉三(Shinzo Abe)當選首相後,才啓動了堅定的財政和貨幣擴張計劃,並明確提出了實施結構性改革以促進長期成長的目標。

您已閱讀31%(339字),剩餘69%(7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