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

共享單車「出海」謹防觸礁

蔡凱龍:中國國內監管逐步縮緊,市場趨於飽和,國外市場則不易打開,內憂外患的共享單車,還能一路狂奔多久?

共享單車像極了一個被寵壞的孩子,一出國就開始想家,是因爲國外水土不服嗎?原因並不這麼簡單。

被外國人稱爲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共享單車,近2年在國內蓬勃發展。領頭羊摩拜和ofo,投放車輛超過1000萬輛,緊隨其後的還有20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大街小巷上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成爲城市中一道獨特的的風景線。

從2017年初開始,共享單車開啓「大航海」模式,競先進軍國外市場。6月22日摩拜單車進入日本福岡市,6月30日進入英國曼徹斯特。外媒爆料摩拜正在美國華盛頓特區招人。 ofo不甘落後,至今已經進駐新加坡、英國劍橋、哈薩克等海外城市和地區。

您已閱讀7%(266字),剩餘93%(36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