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

Lex專欄:萬達與融創的資產轉讓

爲了做大,融創這樣的開發商需要進一步擴大規模。儘管有風險,但利用萬達的弱勢來接手其有利可圖的業務是合理的。

中國的地產開發商正在玩一種政府支持的擊鼓傳花遊戲。大連萬達商業地產(Dalian Wanda Commercial Properties)——其母公司正因槓桿過高和收購意識強烈而受到政府關注——正在將酒店和主題公園資產,與相關債務一道拋售給中等規模的地產開發商融創(Sunac)。被轉讓的酒店資產和主題公園資產價值各自均爲300億元人民幣(合47.5億美元)左右。在萬達(Wanda)降低槓桿的同時,融創在其迅速擴大的資產組合中增添了資產。

萬達曾承諾要削減債務並轉向「輕資產」商業模式,在不加大資產負債表敞口的情況下開發房地產資產。到目前爲止,萬達向這一目標的進展十分緩慢。去年12月,標普(S&P)將萬達商業地產部門評級爲只比垃圾級略高。不過,一份監管申報檔案在週二披露,萬達已承諾會替融創安排300億元人民幣貸款,用於幫助後者完成酒店和主題公園的交易。這或許會是一筆雙贏的交易,取決於萬達會實際向融創發放貸款,還是隻是代表融創向銀行籌措貸款。

野村證券(Nomura)估計,主題公園資產揹負400億元人民幣的債務,而兩塊業務總共持有30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按照分析師們對於酒店資產沒有揹負債務的假定,萬達淨債務應該會減少100億元人民幣。主題公園的盈利十分穩定。監管申報檔案顯示去年的資產回報率爲15%,超過了融創在過去10年中任何一年的資產回報率。因此,總部位於天津的融創有望將其敞口拓寬至住宅地產以外,並改善其資產回報。

您已閱讀68%(613字),剩餘32%(2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