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的上漲,和新興市場科技股的上漲,哪一個在先?自網路泡沫以來,今年科技股首次成爲新興市場最大的股別。提示一下:有幾次目前尚不成功的努力,希望把新興市場科技股打上吸引人的標籤,類似於美國的FANG(指Facebook、亞馬遜(Amazon)、Netflix和谷歌(Google))。但僅僅把新興市場科技股與熱門的美國科技股相提並論,難以讓人信服:除了對網路的熱情,硬體行業也在拉動這一輪上漲。
新興市場股票正享受自2009年以來最美好的一年,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漲了17%。出口強勁和盈利上升是最大的驅動力,尤其是在亞洲,亞洲股在該指數(和其中所有的科技股)中的權重超過三分之二。即使是不受歡迎的中國股票的利潤也被普遍預計將會上漲,這讓亞洲新興市場股票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好的一輪12個月盈利預測上調。科技行業領漲,今年以來已經上漲38%。其中,騰訊(Tencent)和阿里巴巴(Alibaba)分別上漲了43%和62%。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上漲了35%,並有望取代英特爾(Intel)成爲世界最大晶片製造商。世界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商台積電(Taiwan Semiconductor)上漲了18%。這些企業的市值總共增加了3250億美元。
科技硬體股受益於多個趨勢。其一是,隨著新興經濟體的中產階層得到發展,對新興市場可支配所得上升有長期樂觀情緒。另外一個更具體的主題是,對於驅動著種類越來越多的設備的晶片和專門部件,全球範圍內的需求上升。在多年的整合之後,供應方面的選擇有限——大多數都來自於亞洲新興市場。此外還有即將發佈的蘋果(Apple) iPhone 8。關於哪些公司贏得了一部分訂單,對亞洲科技業供應鏈的猜測甚囂塵上。花旗集團(Citigroup)表示,臺灣科技業的銷售有大約三分之一與iPhone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