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

「大而不接地氣」的科技巨擘

矽谷已然偏離了嬉皮士式的創業家風格。大型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和金融家一樣都是貪婪的資本家,但往往多了一層自由意志主義傾向。

科技股(尤其是Fangs——Facebook、亞馬遜(Amazon)、Netflix和谷歌(Google))的股價達到峯值了嗎?這是許多投資者正在問的問題,不僅是因爲這些科技股的估值似乎非常高,還因爲科技巨擘們已經成了新的華爾街——在一個經濟和社會日益分化的世界裏,它們成了民粹主義反彈的主要目標。

當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在Twitter上抨擊亞馬遜(Amazon)逃避徵收銷售稅責任的時候(這話不對,當然這一點從來不會阻止他),你知道這種趨勢已經達到了臨界質量。與此同時,科技行業繼續產生著糟糕的公關:看看最近無數女性有關遭受科技投資者性騷擾的投訴吧。

最有意思的是,矽谷依然躲在一個認知泡沫內部,不願接觸圍繞壟斷、私隱以及與科技相關的就業崗位流失的正當公衆擔憂,更別提自己的文化了。

您已閱讀17%(356字),剩餘83%(16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