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北韓再次發射飛彈,並聲稱「成功試射了洲際彈道飛彈」,當日夜,中俄兩國外交部共同發表了關於朝核局勢的聯合聲明。聲明首先強調了中俄在北韓半島有著共同利益,然後同時批評了一心擁核的北韓以及重視武力應對朝核的美韓,接著提出了中方應對朝核的「雙暫停」和半島無核化及建立半島長久和平機制的「雙軌制」思路方案,以及俄羅斯提出的分階段解決朝核問題的方案,最後雙方表示強烈反對「域外勢力」在半島加強包括「薩德」在內軍事存在。
實際上,早在2013年北韓核試驗時筆者便在文章中提出了建立半島長久和平機制的觀點。去年年初北韓核試驗後,筆者在《當前朝核危機的政策選擇》一文中,又提出了具體的構想,即: 以半島和平長久機制取代板門店臨時停戰機制;以半島長久和平機制換取北韓棄核;半島實現無核化。 一旦開啓這一進程,則在聯合國相關機構監督下,北韓凍結核設施和核試驗;同時美韓也暫停軍演。談判、凍結核設施與核試驗、停止軍演必須同步進行。對筆者的觀點,南韓外交專家當時告訴筆者:我們贊成你的觀點,但不知道爲什麼沒有人和我們談凍結以及如何凍結北韓核設施,只有要美韓停止軍演,「這我們就不能接受了」。
而7月4日中俄發表的聯合聲明,不僅是中俄面對半島軍事衝突風險日益成長的一種重大的政治表態,其表述也更加全面了,無疑具有相當的合理性。但與此同時,考慮到北韓半島局勢的高度複雜性,以及中俄都是世界大國的事實,有幾個可能產生的潛在風險仍需加以高度關注。
您已閱讀22%(609字),剩餘78%(21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